香港医疗AI危机——在AI时代居安思危

香港医疗系统在疫症期间爆煲,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,是一个重要原因。未来高龄海啸杀到,若同时有新的大型疾病来袭,脆弱的医疗防线很难抵御,将又会造成极大的人命伤亡。其实在疫症前,面对人口老化,政府曾减少医疗开支,反映决策者欠缺长远规划的眼光和研究准备,碰上医护人员大量流失,应对方法是找外援,输入外劳。济燃眉之急,是没办法中的办法,但这又将进一步打击员工士气。

AI时代来临,有些人从中得到的好处大於坏处,是时代宠儿。不过,以取代人、超越人为最终目标的新科技,汰弱留强的速率奇高,「成功」的有效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短。一般人学习能力有限,长远必跑输「大市」。今天适应新时势的挑战,明日一身本领可能已落伍。就算自强不息,努力吸收新知识,但自我增值和突破得几多次?世上有神人,但面对无止境进化的AI,能长年保持市场价值者,一定不是多数。所谓赢家,持续惨烈地竞争,从社会精英的金字塔顶掉下来,只会有增无减。

这并非要贩卖绝望感,而是想及早做一些贴近现实的预测,提高危机及问题意识。居安思危,超前准备,方有机会把科技造成的苦难减至最少,把坏事扭转做没那麽坏的事——假如好运的话。

关乎众人命运的医学发展

报道指,微软会和美国医疗保健软件公司合作,将GPT-4引进至多间大学的健康中心,自动帮医护起草写给患者的回覆。[1]AI亦可结合电子健康纪录,配合数据分析加快诊断。未来AI的临床应用,一定不会这般简单。医学界中人相信,AI技术不会完全取代人,但最终会对医疗行业产生甚麽无可逆转的影响?成本较低的人机协作方式,会否大幅降低入职门槛,造成两极化现象,除了少数管理层及名医,中低层就降格为善用AI技术的劳工?

当然,新疾病/知识会不断出现,取材自既有知识库的AI医生无用武之地,人的角色在可见将来不会被完全取替。但新疾病及相关知识的开发研究,视乎公共资源及私人资金怎样投放——例如研发售价高昂的美容药品,抑或有效但更廉宜的罕见病药物——颇受社会经济及政商权力因素影响。新疾病的被发现、被「创造」,使医疗需求增加,但增加幅度会否被自动化造成的减幅抵消,甚至长远来说,减幅远超增幅呢?若是後者,一般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,在新技术涌现的同时,很难相信会变得更好。

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

香港医疗危机的前世今生

廿三年前,港台《铿锵集》有一集名为《苦煞了医生》[2],当时中大医学院院长锺尚志,以及港大外科系教授范上达教授,接受访问时均表示,医管局成立十载,好大喜功,扩张过度,把所有私家医院的病人都吸纳过来,却又只能以有限资源提供无限服务;大手笔聘用行政人员,却减少医疗前线人手,令自己走进死胡同。人手不足的老问题去到疫症前的2019年仍未得到解决,情况反而一年比一年差。在流感高峰期,加床加到110%、120%甚为普遍,实际收的病人甚至可能去到130%或140%。加班、超时变成常态,严重侵蚀医护人员本来很想帮人的心态。[3]

医疗系统在疫症期间爆煲,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,是一个重要原因。未来高龄海啸杀到,若同时有新的大型疾病来袭,脆弱的医疗防线很难抵御,将又会造成极大的人命伤亡。其实在疫症前,面对人口老化,政府曾减少医疗开支,反映决策者欠缺长远规划的眼光和研究准备。短视的「会计佬思维」,碰上医护人员大量流失,应对方法是找外援,输入外劳。济燃眉之急,是没办法中的办法,但这又将进一步打击员工士气。而以决策者的往绩来看,即使医疗需要持续上升,但公共资源恐怕不会合乎比例地增加(有大量移山填海的工程要上马),最终又会导至更多人离开,又再依靠更多外劳。

行业能否健全发展的关键

当各行各业普遍受AI革命冲击,掀起无休止的失业潮,只有有条件、有能力的少数人受惠於新科技,并且笑到最後。世上大部分政府都落力发展高新科技,但AI是两面刃,不能一厢情愿地以为靠它做大经济个饼,便可让社会不同阶层分享到更多饼碎。所谓涓滴效应,去到现实世界,是另一回事。先进经济体大都贫富悬殊,香港更最为严重,但香港过去的经济不兴旺吗?做大了经济的饼,最终是哪些人获得利益为主?且看香港的超级富豪到底做甚麽生意。

涓滴效应被不少经济学者批评,诺奖得主史迪格里兹甚至认为,在所谓「自由市场」的调节过程中,财富不是向下,而是向上流,造成富者愈富的财富再分配现象。只要丛林法则没受到有效约束,社会制度(例如税制)没相应变革,AI创新的成果(所谓经济的饼做大了)同样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掠取,令财富更加集中到少数人手上。

赢家全取,这样的竞争就算带来所谓进步,但值得我们追求?社会持续向下流,经济赤贫化,加上婴儿潮人口老化,政府要几多资源才可舒缓社会大众的厄困?政府捉襟见肘,医疗领域的创新,以及研究新的疾病这等任务,自然由财雄势大的药厂、医疗科企及背後的金主把持。金主们最想得到甚麽?当然是长命几百岁,以及藉着人机合一技术大大提升自己的体能和智能。科技发展的方向,依照原有的经济逻辑,将会集中在「基因改造人」、「上载灵魂」、「零件更换」(器官培植及移植)或返老还童等领域之内。这些新医学的服务对象不会是一般人,一般人付不起钱。

注:

  1. 微软被爆自研AI晶片降成本(20-4-2023,信报)
  2. 香港电台:《铿锵集:苦煞了医生》
  3. 护士工作调查|研究指港年轻护士看重工作生活平衡 升职意欲低 都大倡改善工作环境挽留人才(24-3-2023,明报)

文章获授权转载,题目由编辑修改,原文可见於此。

【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周独享编辑精选、时事精选、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。还可留言与作者、记者、编辑讨论文章内容。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!

责任编辑:Alex
核稿编辑:Alvin

红海pro怎么用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最旧
最新 最多投票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